腫瘤患者日常營養治療誤區
作者:紹興市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 陳素娥
很多腫瘤患者往往容易存在“營養不良”的問題,有些甚至直接死于營養不良!
因為癌細胞會和正常細胞搶奪營養,營養不良會直接影響機體的健康狀況和疾病的轉歸,嚴重者會使并發癥加重,對疾病的耐受下降,治療的機會減少,生活質量降低,最終導致經濟損失增加與醫療資源的浪費。
因此,合理的營養治療應該成為腫瘤患者的基本治療。
腫瘤患者多存在營養不良
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,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,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。腫瘤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,且具有遷移能力,其侵襲性的生長方式,異常的代謝功能可以對機體造成很大的傷害。
惡性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較高,而且貫穿于整個病程。40%~80%的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,約20%的惡性腫瘤患者直接死于營養不良,營養不良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反應、生存時間及生活質量。
如何知道自己存在營養不良?
如果患者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就要重視了:
第一,3個月內非自主性體重下降3kg或5%;
第二,1周內進食量減少1/3以上;
第三,消瘦,BMI18.5(BMI=體重kg/身高㎡)。
“研究顯示,晚期腫瘤患者如果化療期間體重丟失大于5%,其預后的效果是相當差的。”。
日常營養治療存在的誤區
日常治療中,很多家屬總覺得患者身體虛弱,需要進補,對營養的需求其實并不了解。
比如,湯的營養是不是一定好?湯里的營養物質僅僅是少量的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,營養密度也很低,對于吃少許食物就覺得腹脹的人來說,湯占據了胃的空間,卻不能提供較高的能量和營養,并不是最好的選擇。
放化療的常見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,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白細胞減少。而很多人誤以為,吃泥鰍就能夠增加人體內的白細胞。但現在的研究顯示,沒有哪種單純的食物具有增加白細胞的功能,中醫的食補一般是補氣養血之用,只能起到輔助效果,升白細胞主要還是要結合臨床治療。
果汁能提供充足的營養?當然也不是。果汁中的營養成分較多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,新鮮的果汁若放置超過幾個小時,果汁中易于氧化的維生素容易被破壞。對于血糖不穩定的患者來說,失去膳食纖維的果汁可能會引起血糖的波動。
另外,也有人認為,發物會促進癌細胞生長。其實,除了腫瘤,發物還被認為可以影響其他很多疾病的發生與發展(尤其是復發)。根據現有的經驗,有些發物的確與過敏性疾病有關,如哮喘、蕁麻疹等,有的則是與瘡瘍腫毒有關,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發物能引起腫瘤的復發與轉移。對待發物要有客觀態度,盲目忌食有害無益。
還有,營養越好,腫瘤越長?這也不對!沒有臨床證據表明營養充足會促進腫瘤生長,腫瘤是“餓不死”的。良好的營養狀態,能保證化療和放療按劑量、按周期完成,如此才能通過足夠的治療改善生存質量、提高生存周期。
專家最后特別提醒,當不能正常飲食時,則需要添加腸內營養。
素材來自網絡,如侵刪
- 山東省關于多舉措助推特醫食... 2022-09-22
- 近日,山東省政協委員會發布了對省十二屆五次會議第12050421號提案《關于多舉措助推我省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產業發展的建議》的會辦意見...【詳細】